1、電機防護等級的意義
IP分類體系通過一個數字來表明外殼對抵抗沖擊和粉塵及水侵入的保護。
**位數 防固體物侵入的級別
0 無防護
1 防護大于50mm的物體(如手)
2 防護大于12mm的物體(手指)
3 防護大于2.5mm的物體(工具或導線)
4 防護大于1.0mm的物體(導線或細棍)
5 防護足以造成危害的粉塵的侵入
6 塵密
第二位 防水侵入的級別
0 無防護
1 防護滴水(如凝結液)
2 防護滴水,下滴傾斜角度小于15°
3 防護噴灑水,傾斜角度小于60°
4 防護來自所有方向的濺水
5 防護來自所有方向的水柱
6 防護水塘或高壓水柱
7 浸于水中150mm-1m深防護水的侵入
8 埋入水中,適合連續浸于水中。
防護等級(IP)含義
防護等級 (**位數字) | 含 義 (防止固體物體進入內部的等級) | 防護等級 (第二位數字) | 含 義 (防止水進入內部的等級) |
0 | 無防護 | 0 | 無防護 |
1 | 防護大于50mm的固體進入內部 | 1 | 防滴 |
2 | 防護大于12mm的固體進入內部 | 2 | 15。防滴 |
3 | 防護大于2.5mm的固體進入內部 | 3 | 防淋水 |
4 | 防護大于1mm的固體進入內部 | 4 | 防濺 |
5 | 防塵進入內部 | 5 | 防噴水 |
6 | 塵密進入內部 | 6 | 防海浪或強力噴水 |
7 | 浸水 | ||
8 | 潛水 |